【培養對象】基層生產管理者
【項目背景】
四大工廠(卡牌工廠、衍生品工廠、制筆工廠、本冊工廠)快速發展、擴建、數字化轉型的啟動,對基層生產管理者
的要求越來越高,精益生產、提升人效,成為“頭疼”但不得不提上日程的緊急事項。
2024 年 Q2,首次開啟針對 4 大工廠一線基層生產管理的培養計劃,旨在幫助基層生產管理者拉齊認知、統一團隊管
理語言、加強成本控制、學會實施精益生產、迭代團隊管理方法論,使其在“想清楚”的基礎上“說明白”、“達共識”
進而帶領團隊“做到位”。
【項目目標】
1. 精益生產落地:圍繞人效提升的組織目標,成功跑通至少 6 個績效改進項目;2. 管理能力提升:助力從“技術大牛”、
“傳話筒”到真正“團隊領導者”的轉變,課程知識從死記硬背到初步運用;3. 人才梯隊儲備:識別高潛人才,生成學員
檔案及能力雷達圖,迭代招聘及晉升標準;4. 基層生產管理培養標準化:從 0-1 設計開發生產管理培養項目、勝任力標準、
并跑通項目,獲得業務中心認可。
【設計思路和亮點】
1.三階九步繪制場景化學習地圖:以工作場景貫穿學習,聚焦行為改變,減少學習內容,降低學習負荷,縮短學習周期。(本
階段產出:關鍵任務清單、典型場景清單、現狀痛點清單、所需知識清單、課程大綱清單、課后作業清單,行為檢核清單。)
2. 繪制勝任力雷達圖,更全面地了解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現狀。通過人才測評五大技術(問卷、測驗、工作模擬、投射技術、
訪談)完成考評,并設計相對應的課堂體驗式活動;3. 將精益生產與績效改進相融合,進行專業名詞的“平替”,優化成
內部語言,迭代工具并服務于生產一線的真實需求,通過學習融合后的理念、工具和方法,找到關鍵差距,形成對癥的解
決方案并落地實施;
【成果與反饋精選】
1. 培訓層面:a) 項目設計及課程開發,均為培訓部自產,未請外部機構;
b) 開發 8 門標準線下必修課程及 59 門配套工具類微課;c) 挖掘并孵化 10 位業務講師,1. 與業務線 BP、中層領導
形成合力,制定學員行為改善檢核標準和動作,共同推動學員進步;
2. 業務層面:a) 主計劃穩定率提升 20%、設備故障率降低 3%、異常返工數降低 30%、來料合格率提升 8%、人員
穩定率提升 10%、設備狀態稼動率提升 15% 等等;b) 促動業務部門自主開展 18 次線下工作坊,制定的落地方案全部轉
化成部門 Q3Q4 的 KPI;
3. 文化氛圍層面:a) 通過績效改進項目落地,同學們紛紛舉一反三,項目從 9 月部分中心結束至現在,已成功申報并
通過了 15 個績效改進創新獎項,把績效改進工具切實落地融入進了日常精益生產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