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對象】高技能人才
【項目背景】
高技能人才評價存在內涵不清、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方式單一和評價數字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導致評不好、
評不準,影響人才作用發揮。
【項目目標】
1. 建設多元評價機制:梳理高技能人才定義、重構 3 維評價模型;研究高技能人才專業差異,界定技術
技能型、知識技能型、應用技能型 3 類評價標準;按照過程與結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創新 3 類評價方法。
2. 設計運營機制,開發數字化平臺。
【設計思路和亮點】
1. 設計思路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南網人才強企戰略要求,通過建立“333”
評價體系、設計 4 套運營機制、打造 1 個數字化支撐平臺、激發評價體系動能。
2. 亮點
(1)在機理研究方面,以先進理論為基石,構建南網領先高技能人才評價模型。
(2)在模式創新方面,重塑人才評價新范式,打造多元評價機制。
(3)在評價方法創新方面,“破四唯、立新標”,凸顯人才真實能力。
(4)在前瞻探索方面,以數字化驅動人才管理。
【成果與反饋精選】
1. 高技能人才識別更加精準,高層次技能人才不斷涌現。公司 2 人獲評國務院特貼專家,5 人入選首屆“國
家工程師獎”的特高壓柔直技術研發團隊成員,2 人入選云南省“興滇英才”首席技師。
2. 高技能人才使用更加充分。通過多主體評價機制建設,推動用人部門加強對人才的使用,高技能人才
在重大技術問題、重大攻關任務、重大專項工作中參與人次達到了 3970 人次,完成業績事項 396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