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對象】校招生
【項目背景】
為打造跨境產業“路由器”,2022 年啟動“青藍計劃”梯隊人才校招生培養項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1 號位牽頭調動
全司資源培養復合型梯隊人才,持續超越預期。該計劃面向校園每年選拔一批高潛人才,用 1.5-3 年培養為核心梯隊成員。從而
全面提升組織后備人才密度和數量,同時改善組織年齡及學歷結構。
【項目目標】
1. 為 5 年后的公司戰略選拔高潛人才,并在 2-3 年內培養為核心梯隊成員,占比 30%;2. 培養既熟悉供應鏈、產品、運營、
電商業務又能善用 AI 工具、科學運營、復盤方法論的復合型人才,3 年內 100% 覆蓋核心業務線。3. 經過 1 年的系統培養后從
專業人才中進一步盤點識別出,有管理潛力的干部苗子進入青藍計劃·管培生序列培養進行輪崗,3 年后使集團內部培養主管占
比提升 15%。4. 通過控制社招崗位并開放校招崗位,將組織平均年齡降低 10%;研究生占比從 8% 提升至 16%。
【設計思路和亮點】
設計思路:
以“如何成長為優秀渝歐人”為核心牽引,基于勝任力和高潛模型,聯動業務 leader、招聘、培訓、HRBP、導師共同萃探索出:
規劃 3+1 階段培養體系,設計 235 培養賦能結構,“o2o”研學模式,雙導師 + 班級運營。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養模式。
項目亮點:
亮點 1:種下心錨“如何成長為優秀渝歐人”。亮點 2:基于勝任力 + 高潛模型設計培養體系。亮點 3:“o2o 研學”模式
應用到校招生賦能效果更佳。亮點 4:月度研討 + 季度團建 + 年度述職(班委參與設計)。亮點 5:迭代研學課程結構 + 優化學
習項目體系 + 沉淀招聘甄選經驗(良性循環)。亮點 :6:通過校招改善組織學歷、年齡、梯隊結構。
【成果與反饋精選】
成果輸出:
人才培養成果:輸出 77 名符合公司畫像人才及 5 名管培生。完善的培養機制:輸出 O2O 研學機制 1 套、30 門課程、2 套
學習地圖、導師賦能手冊 1 套。師資隊伍建設:培養 45 名導師和 28 名講師。合作拓展:1 套行動學習機制,與 2 所高校簽約校
企合作
反饋精選(超預期):
高滿意度反饋:學員 4.88 分,業務 4.81 分,項目組 4.78 分(滿分 5 分)
結構優化:學歷結構改善:研究生占比 8% 提升至 16%;本科生占比 55% 提升至 70%。年齡結構改善:平均年齡降 10%(31.5
歲至 28.2 歲)。核心業務覆蓋:青藍計劃成員 100% 覆蓋核心業務
梯隊人才改善:導師 5 人;講師 2 人;關鍵崗位 26 人;現任主管 3 人;儲備主管 2 人;儲備部長:1 人;擬進入管培生序列:
5 人(即將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