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炸掉培訓中心,培訓經理可以深入業務部門,轉型成為TDBP嗎?
HRBP在整個人力資源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HR三支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HRBP最大的價值就是為管理層提供貼身服務,幫助管理者解決經營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從社會分工的角度去看,這的確提升了組織的效率,讓管理者能夠更好地將時間與精力聚焦在業務上,也減少了公司對復合型管理者的要求。其最明顯的一個信號是,在近10年左右的時間,“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的課程基本上消失,不見了。
更重要的是,HRBP通常比培訓崗有更好的收入,年薪可以去到30-60萬,這比多數培訓經理的收入要高,而高收入則是HRBP價值的綜合體現。
問題來了,培訓經理是否可以轉型成為TDBP,成為業務部門的人才發展的伙伴嗎?這是不是未來培訓經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理解HRBP創造了怎樣的價值。從目前HRBP的角色來看,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HRBP能夠,依靠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與經驗“ 獨當一面”地為管理層解決與人有關的多數問題。在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HRBP不需要借助其他人、其他技術,就可以”獨立解決“與人有關的工作。
然而,學習與發展技術卻不具備這個特點。在業務部門的真實人才發展需求中,管理者更多需要的是:如何沉淀崗位經驗、如何設計工具、如何帶教新人、如何開發部門案例等具體的培養工作,而這些工作的落地都要看業務高手或專家去落地,培訓經理基本上干不了,能夠做的其實也僅僅是行政組織類的工作。
因此,培訓經理即便是去到了業務部門,能夠更好地理解業務,但是能做的工作也只是行政類組織的工作,或者是一些規劃性的工作。這意味著培訓經理很難像HRBP一樣,在業務部門內部能夠“獨當一面”地創造價值。
那么,培訓工作就不能BP化了嗎?
也不是。在我們的《學習發展三支柱》的設計中,這個BP的角色一定是來自業務內部的成員,對業務非常熟悉,其輔導的對象也不是為管理者服務,而是輔助業務團隊內的專家持續地沉淀崗位經驗,并擔任教練與內部講師的職務,承擔業務團隊非常具體的人才發展工作。
在這里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當業務部門逐漸清醒,在每個業務中心都設有一名TLBP來擔任業務團隊內部的人才發展的角色,培訓中心的價值與意義又是什么呢?
在今天,我們依然堅定地認為:術業有專攻。培訓經理在個人學習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定是精通學習技術本身,而非精通業務。培訓經理在未來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向,是成為學習設計專家,在組織中的定位是類似于HR三支柱模型中的COE的角色。在《設計人才培養的價值主張——培訓如何創造價值與體現價值》的22節視頻課程中有給到大家一些非常重要的模型與工具,也是培訓經理未來發展的重要學習方向。
所以,培訓經理走BP的職業發展路徑,基本上是走不通的,或者是你要走通這個路徑是要非常之精通業務,但是從理論上講又怎樣可能比業務還懂業務呢?如果你真的精通業務了,我建議你不要做培訓了,直接做業務不是更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