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培訓動態 專業動態 【2023CSTD培訓趨勢論壇】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2023CSTD培訓趨勢論壇】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2022年底,CSTD發布《2023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發展前景調研報告》。1月30日,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多個趨勢,CSTD聯合諸多行業專家圍繞熱門話題,組織2023CSTD培訓趨勢論壇,幫助培訓從業人士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明確2023培訓發展方向。疫情三年,企業培訓受到巨大影響,面對外部環境的逐漸回暖,企業培訓將如何重啟?

首場直播,共吸引2000多人報名收看,本文內容摘自系列直播第一期: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供大家學習參考。

2023CSTD培訓趨勢論壇,1月30日-2月2日19:30-21:00,連續4晚直播,更多精彩話題,點此前往,免費觀看>>

*以下文字根據專家分享內容整理

張濤:新華三人才研學中心副主任


2022年,新華三內部針對業務主管開展了一次調研,了解業務視角下的培訓是什么狀態,業務對培訓有哪些期待,并借此指引未來的培訓方向。結果顯示,業務主管對于培訓趨勢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一是以業務效能為目標的企業培訓;二是聚焦業務的場景培訓;三是差異化人才培養方案;四是多元化技術應用;五是數字化賦能;六是牽引建設數字型組織。結果整體而言,與CSTD從培訓視角輸出的年度調研報告有高度的重疊。

在了解趨勢之后,我們會想去尋找其中的機遇和挑戰,但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審視自身。因為即便在同樣的趨勢之下,每個企業在培訓管理工作上的成熟度不同、對培訓的理解與定位不同,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是不同的。對于新華三,我們所理解的培訓管理可以分四個維度,項目層面、業務層面、運營層面和管理層面。



在這個前提下,再談新華三培訓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改進和升級培訓評估體系。要將績效提升從項目層面上升到管理層面,一定會對培訓質量評估、質量設計、質量規范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新華三會將賦能體系從培訓中拎出來,通過改進和升級培訓評估體系,牽引整個學習發展部門聚焦業務效能。

二是利用好人工智能等多元技術。智能學習是未來數字化學習的大方向。新華三會繼續致力于通過算法預測業務部門和員工的學習需求,形成差異化、個性化學習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幫助銷售、服務部門實現場景化的智能陪練。以數字化賦能,滿足員工規模指數級增長背景下的新需求。

三是培訓的數據化運營。通過數據反哺培訓管理以提升培訓賦能的合理性。未來要和IT部門保持互動和鏈接,將海量數據,通過畫像、標簽等技術,進行數據湖管理,形成數據秩序,這對學習發展部門做培訓決策、做培訓規劃、滿足培訓需求,以及提升組織績效會有極大的幫助。

趙穎:正威國際商研院副校長


在整個國家層面倡導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無不對企業、產品、品牌的競爭提出更高要求,而這些要素的背后,本質上還是人才的競爭。針對當下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我想提出的是“六個關鍵詞+一個字”

1.耳目一新

2023年是真正的后疫情時代的開始,培訓行業經歷三年調整期,也迎來了新變革。為什么很多業務部門不買培訓部門的單?走老路,沒出路,培訓從業者要主動求變,用耳目一新的方法重新思考和打造培訓項目。高質量的前提是高標準,標準是什么?需求就是標準,業務方的需求、老板的需求,就是培訓的標準。

2.王良執轡

王良與伯樂、九方堙齊名,是相馬和馭馬的能手。做培訓一定要關注對人才的發掘和培養。要為公司、為業務提供合適公司未來發展的人才,而非沉浸于培訓形式的美,埋頭做機制、搞體系,這是本末倒置的。

3.十拿九穩

培訓從業者對負責和參與的培訓項目,要清楚每一個環節設置的意義,要對每一個環節實施的效果十拿九穩。這是對學員負責,對組織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4.目達耳通

培訓人要有靈敏的嗅覺,既能到一線聽炮聲,覺察業務的需求;還要聽到老板的需求,從老板的視角重新審視業務的需求。只有業務畫像清晰,人才畫像才能清晰。

5.一脈同氣

所有培訓項目都是需要跨部門協同的。因此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要想打破部門墻,培訓就是最好的錘子。培訓從業者可以此為抓手,主動協同,主動結網,主動破冰。能做到這一點,培訓部門一定會從中受益。

6.心融神會

培訓人要關注和理解集團的戰略目標,融入到心。只有理解了老板的意圖,才能始終保持工作目標與公司前進方向一致,才能保證培訓效果。



最后將這六大關鍵詞的首字組合起來就是“聽”字。培訓管理者要做執行者,更要做聆聽者,要聽得到炮聲、聽得到老板的聲音、聽得到業務的聲音、聽得到自己的聲音,用心去聽,才能有同理心,才能達到業務效果,獲得業務支持、獲得領導支持、獲得老板支持!

盧斌:上海電氣教育中心黨校業務總監


疫情之下,培訓確實受到很大影響,目前聽到不少關于“培訓預算大幅度降低”“培訓減少”乃至“從業人員薪酬降低”的聲音。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對于公司、組織、團隊與個人來講,培訓是否剛需?

我的回答是,培訓是剛需!

從需求來看,是否有不需要培訓的公司、組織、團隊和個人?沒有,都需要!

就標桿而言,很多優秀組織不斷吸納優秀人才,提高人才密度,借助“同做效應”讓組織變得更優秀,這種互相學習本身也是一種培訓。

從功能出發,所有組織都想變得優秀乃至卓越,更需要持續做能力的提升,需要培訓或者學習。

從現狀出發,在實現從合格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的道路上,聚焦團隊和個人,最多只有20%的人屬于主動學習者,80%的人都需要組織給予職業規劃和各種“連拉帶扯”的培養。而20%的主動者,也同樣面臨著學什么、如何學的問題,需要智力支持和潛力激發。

在商業世界,“不進則退”“用進廢退”,快速學習與轉化一定是組織、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在我看來,2023年,預測會呈現“√”的走勢,在短期下滑后會有一個快速提升。未來在企業的內生需求和外部的推波助瀾下,培訓需求會整體快速復蘇、回暖乃至爆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培訓人又提出哪些能力要求?

一句話概括,聽得懂需求、給得了方法、推得動落地、做得了服務、看得見效果。這些要求的背后都代表了相應的能力,包括戰略解碼能力、專業支撐能力、敏捷響應能力、經營運營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等。

而在內容上,需求方同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從領導力到專業能力、從標準化到定制化、從課堂到生態、從培訓到績效。

展望未來,需求方是希望培訓能夠實現“學習發展→人才發展→組織發展→戰略發展”的轉變,這同樣也是上海電氣教育中心黨校未來的重點工作方向。

彼得·德魯克曾說:“高效能人士的頭腦里沒有問題,而是機會。”我們也會直面挑戰,抓住新形勢下的機遇,做好內部市場的拓展,以及內部客戶的分類,實現內部客戶的有效、深度覆蓋。



黃欽東:知名互聯網公司人才發展資深專家


此次分享我主要是從業務組織視角出發,以多元化互聯網公司下屬某事業部為例。

目前互聯網行業業務組織的培訓需求特點,基本可以概括為4個字“準、快、好、省”

準,就是精準解決企業的關鍵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戰略解碼、組織診斷以及人才盤點等方面的能力;

快,就是敏捷。身處互聯網公司,在快速變化的背景下,培訓人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設計并實施學習項目是一大挑戰;

好,就是有效。我們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培訓之后,去關注學員的行為改善和業績產出;

省,就是省錢。在有限的預算下,更多需要通過挖掘內部資源開展培訓活動。

我主要負責組織與人才發展,培訓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明確培訓工作思路上,對于我來說,搞清楚培訓誰、培訓什么、為什么,以及如何衡量結果,比如何運營培訓項目更重要。

我們在做培訓規劃時,一般會從業務和組織兩個維度去思考。



在業務維度,首先關注經營方向和業務戰略,對于培訓團隊而言需要清晰識別業務需要的關鍵能力、關鍵崗位/人群,然后進一步評估能力的長板和短板,再進行培訓學習設計。

在組織維度,更多是借助組織診斷與人才盤點,聚焦關鍵人群(人才梯隊和繼任計劃人群),找出共性能力短板,最后進行培訓項目設計。

對于當前培訓工作的機遇與挑戰,我認為當前的大環境可以說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戰略執行迫切需要;地利是作為行業頭部組織,在業務能力和優秀人才方面有一定基礎,為培訓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優質土壤;人和是中高層管理者重視、關鍵人群也渴望得到賦能。另一方面挑戰也很突出,包括業務要求高、培訓能力需提升以及資源(預算、時間)不足等。

最后談談未來培訓發展的趨勢,在我看來有四個方面:

一是以前固守專業思維,當前亟需拓展業務思維,發現并解決業務問題。

二是從模塊思維(唯一)轉向HR解決方案思維(之一)。培訓是解決業務或組織問題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但單靠培訓,很多問題是不好解決的,需要與HR其它模塊(TD、OD、HRBP等)緊密協同解決。

三是從更多借助外部資源,到更多挖掘內部資源。在預算受限的背景下,需要更多地進行內部優秀實踐敏捷沉淀與傳播。

四是從重培訓課程運營到重實踐、輔導與復盤。

安秋明:CSTD業務賦能首席導師


作為這次趨勢論壇本場直播的評論員,聽完幾位老師的分享,我發現大家的想法非常一致。22年我走訪上百家企業,一個很大的感觸是,很多人對培訓工作的story沒有講好,就是對培訓的意義價值沒有講清楚。我覺得要講好這個story,要從五個方面入手:

1.從宏觀的行業來看,要關注企業所處行業的產業周期,包括在產業價值鏈里面的位置。企業所在產業賽道的好與壞,對企業的各種行為產生非常多的影響。

2.從企業整體來看,站在山頂看問題,要關注企業的戰略選擇、市場地位以及生命周期等等。

3.從業務層面來看,要關注業務如何拿結果,就是企業的業務價值鏈是什么?或者從客戶視角來看,就是客戶旅程是什么?之后再看這兩個鏈條上的長短板有哪些,通過這些不斷矯正業務實施,幫助業務解決問題。

4.從組織生產關系來看,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是組織整體的問題,比如組織能力怎么定義、組織能力模型是什么、怎么做組織能力診斷,包括從培訓到學習,從學習到知識經營。特別要明確的是,知識不等于培訓,也不等于學習,知識在未來應該是支撐組織能力的厚度。

5.最后是人才。現在業務領域,比如市場營銷投放,有一個詞叫做“人群包”,它能給一個人打上幾十個上百個標簽,然后去排列組合。而我們現在做人才發展項目,劃分方式還是相對粗線條,例如層級、崗位。如果培訓也能對人才打標簽,標簽越多,排列出的人才發展項目也就越多。

這五個方面,并非某一層級比重越高越好,但每一位培訓人要明確你做的是哪一層的培訓賦能,然后去想每一層培訓賦能的story是什么。做培訓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但是不要把本職工作當成你的story,你要賦予它意義,并從意義出發,反向思考我們的工作應該如何去做。



今天做培訓和幾年之前不同,我們面臨著很多新挑戰,培訓人需要從中尋求平衡點:

一是上/下。培訓價值一定是從上往下看,這樣才能具備戰略視角,這叫向上抓價值。但向下做培訓的時候,我們要關注一線體驗,這叫向下抓體驗

二是快/慢。在面對快速、臨時的培訓需求,我們無法嚴謹、合理地去做項目設計時,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快打快,訓練打快戰的能力。包括現在很多“憋大招”,也都需要以小快步走的方式逐步積累,小快不慢

三是人/事以事為終,關注業務結果,并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促成因人成事,借事修人,將兩者結合起來。

四是內/外。外部學習生態圈和機構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向外借力時更要關注向內沉淀,幫助自己、幫助組織沉淀。

五是點/面。培訓人要抓住企業最關心的場景,場景垂直,重度打穿。要將培訓體系的“面”放在心中,不要通過做一個又一個項目的方式去搭體系,而要從項目里找到可復制的杠桿,實現培訓復制的效應。

關于本期直播的更多內容
↓↓點擊下方圖片報名觀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久久久女人与动物群交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成人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狠狠色噜噜色狠狠狠综合久久 |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青草久久久青草|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色婷婷噜噜久久国产精品12p| 九九热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精品国产热久久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