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業務,構建生態!2021CSTD企業學習賦能大會圓滿舉辦
2021年9月3-4日,由CSTD主辦的“首屆企業學習賦能大會”在上海成功舉辦。線上線下共有近千名企業管理者及培訓負責人參與,共同探討企業培訓如何轉型升級,為組織業務和生態賦能。
CSTD首席運營官熊俊彬在開場主持時表示,本次大會是在國家近期針對教育培訓行業出臺一系列規范措施和企業培訓面臨價值轉型的背景下舉辦的,希望通過前瞻思想研討、優秀案例分享、工作坊研討共創企業學習賦能的全新思路和實用方法。
9月3日,大會共邀請11家專家分享企業學習賦能的理論方法和最佳實踐。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高松分享了《學習賦能:開啟“企業大學”的后時代》。他認為未來的學習,在構建上需要從靜態固化轉向動態迭代,在目標上需要從關注能力轉向關注成果,在對象上需要從強化已知轉向探尋未知,在應用上需要從場景分離轉向訓戰結合,從業務價值鏈出發,構建賦能業務的企業學習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學習的價值升維。
阿斯利康投資(中國)執行總監涂益華分享了《從賦能業務到賦能行業》。他認為企業人才發展工作一定要從企業自身的戰略和環境出發。對于賦能生態,應該借助自組織演化機制來構建“價值網”,以實現適應性戰略協同、學習性結構協同、創新性文化協同。阿斯利康因此于2021年4月發起成立了“大健康產業人才發展聯盟”,培養未來人才,驅動產業升級。
快手人才發展高級總監,快手中學負責人劉曉智分享了《賦能研發:快手技術人才培養實踐》。他表示快手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敏捷開發在賦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習設計應該在把握規律和本質的基礎上,做到敏捷、靈活、及時,逐步進行“快、多、好、省”的迭代。
中國電信上海政企客戶中心總監周晨分享了《賦能銷售:訓戰賽體系賦能政企業務開拓》。他認為信息化銷售能力是技能而非知識,不能只靠經驗分享和知識學習,需要系統化的訓練機制。訓戰賽通過以“訓”為保障,以“戰”為核心,以“賽”為引擎,有效解決企業銷售體系的賦能需求。
原阿里巴巴資深專家安秋明分享了《生態組織的賦能三板斧》。他提到現在培訓更多地不是要在已知賽道尋找答案,而是要在未知賽道探尋可能性。培訓不能只停留在專業技術問題上,更要保持對工作方法、組織價值的關注。他認為好的學習設計需要有戰略、有策略、有格局、有方法。
UMU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東朔分享了《重新定義學習:數智一體,AI提效》。他提到學習科學的三個關鍵原理:雙通道原理、容量有限原理、積極加工原理。但嚴格遵循學習原理的設計也會大大提升工作量,而借助AI技術賦能,可大大提升課程開發效率,聚焦精力,從而提升萃取質量。
熙誠教育投資總經理李越分享了《數字化背景下,企業經營方式的重新設計》。他認為數字化是決策能力的數字化,真正的數字化轉型遠超過數字化工具的使用,不是為企業披上一層數字化的衣服,而是讓企業擁有數字化基因,通過數據實現執行層面、業務層面、乃至戰略層面的決策。
仁脈教育董事長任戈分享了《深入賦能:場景化學習》。他提到當下培訓應從以能力為核心轉向以業務為核心,而關注行為成熟度的學習可以有效提升賦能效果。在此情形下,關注“場景+行為”的SAM課程開發技術,將比關注“知識、技能、態度”的傳統課程開發技術更好地緊貼業務、支持業務發展。
華為全球培訓中心5G人才首席架構師蔣龍分享了《5G賦能:構建人才生態,助力產業發展》。他認為5G+行業融合給人才與組織帶來一系列變革,同樣也催生對生態人才的培養需求,這就要求人才培養模式相應調整。通過賦能生態伙伴,共建、共創和共享,共同助力產業發展。
絕味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助力李星分享了《萬店絕味,如何賦能加盟商從“生”到“榮”》。她提到絕味發展的核心能力是供應鏈能力和連鎖渠道能力,而加盟連鎖的制勝關鍵就是與加盟商成為命運共同體,共生共榮。通過關注加盟商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需求,賦能加盟商,有效推動絕味戰略落地。
匯川技術學習架構師霍麗分享了《賦能渠道商:攜手融心,戰略共贏》,這也是匯川首個對外生態鏈賦能的項目。她提到賦能生態鏈,需要綜合考慮外部需求與內部期待,要在基于內部戰略方向的基礎上,以外部生態鏈的瓶頸與痛點為出發點,予以賦能,實現內外部的共同成長。
大會還組織了精彩的圓桌對話,針對與會者提出的學習賦能主要問題進行了觀點碰撞。同時大會主要嘉賓還自發組織了“企業學習賦能研究院”成立籌備會議,未來將在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營道等單位支持下開展企業學習賦能相關的課題研究,發布企業學習賦能成果。
9月4日,大會特別邀請6位專家導師引導,敏捷共創企業學習賦能解決方案。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高松引導了《如何構建賦能業務的學習體系》工作坊。他詳細講解賦能業務學習的八個經典場景和三支柱組織模型。他認為構建賦能業務學習體系的起點是從業務價值鏈入手。通過對業務賦能的核心方法論“賦能一線、敏捷共創、迭代落地”的講解,幫助學員更好地賦能業務創造價值。
UMU引導團隊帶來《如何設計有效果的在線學習項目》工作坊。引導團隊展示了一個在線學習項目如何通過模塊化設計產生效果。工作坊特別設計一場直播實戰演示,幫助大家拆解一場高互動、強效果的直播所具備的要素。之后,通過手把手教學,讓學員切身參與,打造自己的在線學習項目。
銷售羅盤創始人夏凱引導了《如何開展訓戰結合的銷售培訓》工作坊。他帶領學員深入探討了賦能銷售的邏輯,并系統講述銷售訓戰項目設計的基本原則。他提到在訓戰項目設計中,首先要理解戰略和業務,讓整個項目變成業務驅動。同時要遵循結果驅動,精準定義目標,梳理關鍵指標,之后再去設計和實施。
原阿里巴巴資深專家安秋明引導了《如何開發賦能生態的學習產品》工作坊。他提到賦能生態要求培訓提高對需求的敏銳度,要主動出擊,基于自身定位,從時代背景中、行業生態發展中、企業戰略中,以及業務價值鏈中找準對的事。在此基礎上,再去思考如何將需求設計成產品。
職鼎科技創始人吳屹華引導了《如何用數據驅動學習效果轉化》工作坊。他帶領學員系統學習了數據質量的五大維度,關鍵性、準確、一致性、完整性、時效性,并深入解讀各類數據指標背后的含義。他強調培訓的數字化轉型應該用數據說話,綜合靜態與動態,構建多層線性或非線性關系,才能有效解釋培訓的價值。
眾行集團首席行動學習顧問劉永中引導了《如何讓行動學習直接產生績效》工作坊。他帶領學員一起思考培訓在組織中的價值,通過對行動學習案例的深度解析,引導學習ORID模型,借助ORID的實際演練,幫助學員復盤工作坊所學的同時,進一步理解行動學習的對賦能業務直接產生績效的推動作用。
這次開放共享、敏捷共創的大會,給與會人員帶來大量賦能理念、經驗和方法,得到與會者者一致好評。未來,CSTD將繼續為培訓行業搭建開放的交流平臺,讓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孵化更多有價值的新事物,助力行業前行。
本次大會得到UMU、新營道、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AACTP、智鼎科技、仁脈教育、熙誠教育投資、銷售羅盤、以及GHR、保利威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