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企業培訓突遇寒冬,培訓預算壓縮、工學矛盾突出、培訓人才緊缺......一系列問題席卷而來,培訓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直至2023年外部環境逐漸回暖,新的機遇似乎已經到來,所有人都渴望在新的一年里尋找新的希望,發現新的可能。
面對未來培訓行業的風云變幻,每一位培訓人既要埋頭趕路,更要抬頭看路,著眼全局,放眼未來,然而,企業培訓將如何重啟?培訓人將如何挖掘新的可能?一系列問題洶涌而至。
為此,2023年1月30日-2月2日,CSTD聯合業內眾多企業培訓專家,組織2023培訓趨勢論壇,四天四場線上直播,共邀請20多位業內專家進行主題分享,共吸引近4000人報名觀看。
本次論壇以CSTD《2023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發展前景調研報告》解讀為牽引,設置“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培訓服務的機遇與挑戰”“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學習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四大主題,幫助培訓從業人士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明確2023培訓發展方向。
01. 培訓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疫情三年,企業培訓行業遭遇寒冬,進一步加劇企業培訓部門面臨的績效支持、工學矛盾、培訓需求挖掘等問題,企業培訓發展之路充滿困境與挑戰。隨著2023年外部環境回暖,新的機遇悄然而生。上海電氣教育中心黨校業務總監盧斌認為,“2023年預測會呈現‘√’的走勢,在短期下滑后會有一個快速提升。未來在內外部的助推下,培訓需求會整體復蘇、回暖乃至爆發。”知名互聯網人才發展資深專家黃欽東也表示,就所在公司而言,當前的大環境對培訓工作開展可以說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他認為,“未來培訓發展的趨勢有四個方面:一是從專業思維轉向業務思維;二是從模塊思維轉向HR解決方案思維;三是從外部借力到內部優秀實踐敏捷沉淀與傳播;四是從重培訓到重實踐、輔導與復盤。”新華三人才研學中心副主任張濤也提到,“了解趨勢之后,更要審視自身。同樣的趨勢,在不同的培訓工作成熟度下、對培訓的不同理解與定位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會不同。新華三基于業務視角下對培訓的觀察,未來將在培訓評估體系、人工智能等多元技術,以及培訓數據化運營等方面重點投入。”
新的趨勢更對培訓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正威國際商研院副校長趙穎,借用六個關鍵詞組成一個“聽”字,意在表明“培訓管理者要做執行者,更要做聆聽者,要聽得到炮聲、聽得到老板的聲音、聽得到業務的聲音、聽得到自己的聲音,用心去聽,才能有同理心,才能達到業務效果,獲得業務支持、獲得領導支持、獲得老板支持。”盧斌也用一句話“聽得懂需求、給得了方法、推得動落地、做得了服務、看得見效果”概括了新趨勢對培訓管理者的能力要求。CSTD業務賦能首席導師安秋明提到,今天做培訓和幾年之前不同,培訓人需要從中尋求平衡點,“一是上/下,向上抓價值,向下抓體驗;二是快/慢,以快打快,小快不慢;三是人/事,以事為終,借事修人;四是內/外,向外借力時更要關注向內沉淀;五是點/面,場景垂直,重度打穿。”
02.培訓服務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培訓服務商在經歷了風雨變幻之后,也不斷從謀生存向求發展轉變,期望通過變革,為各大企業提供更加專業、更有針對性的企業培訓服務。對于培訓服務未來趨勢,CSTD首席運營官熊俊彬提到,“2023年培訓服務商對預期業績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對培訓行業有一定期待,但總體而言短期內很難快速回到疫情前狀態。”培頌能中國區創始人陳旎也表示,“培訓趨勢會不斷向好,但挑戰仍然較大。”課匠堂創始人唐平也認為,預期培訓機構業務狀況將會不斷向好,但同樣也要看到甲乙方身份的變化,“一是有些乙方正在成為其他乙方的供應商,這是行業分工在細化;二是一些甲方中的‘乙方’正在成為培訓機構的競爭對手,這是行業版圖在重塑。”
企業培訓越來越專業,培訓機構內卷已經成為常態。仁脈教育董事長任戈認為未來的培訓市場和培訓需求是存量市場和存量需求,他提到未來會有三大趨勢熱點,“一是未來培訓的發展模式轉變為‘線下+人工智能’,借助AI提高賦能效率是未來的重要探索方向;二是從課程模式轉向解決方案模式,越來越多的客戶轉向課程定制,要結果;三是致力于讓所有的付出都有結果,不能見效就會被市場淘汰。”專注銀行行業的銳道咨詢聯合創始人莫野提到,“當前行業出現了結構性變化,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要將從行業存量要公司增量作為當下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當企業培訓開始轉型,培訓服務商同樣需要變革。華商基業總裁易虹表示,“‘高質量發展’‘增效降本’是未來培訓服務商需要關注的話題。我們不要期望做到大而全,成為所有業務的專家,而應切中企業難點,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此外,莫野也提出,“做培訓要以企業的業績增長為目的,要讓培訓帶來的業績大于成本投入,這也是銳道咨詢服務客戶的核心點。”面對當前培訓困境,陳旎更鼓勵所有人盡可能發聲,要用“做”去影響人,也要用“說”去影響更多的人,不僅要創造價值,更要傳播價值。
未來很難,但正如華商基業總裁易虹所言,“你只能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想到另外一個地方,必須雙倍奔跑!”
03.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CSTD《2023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發展前景調研報告》中,多項數據表明數字化學習正在成為企業培訓市場越來越關注的話題。環境變化、技術進步為數字化學習發展提供了有利土壤,保利威副總裁梁瑛瑋認為,“在不確定時代,企業業務轉型需求和業績增長壓力,將催生企業培訓走向數字化。數字化學習必定是未來企業培訓發展的一大趨勢。”量子教育COO柏雪梅提到,“數字化學習具有靈活交付、降本增效、即學即用、效果驅動的價值。”復泰實戰商學院副院長張遠也提到,“過去三年,數字化學習需求井噴,基礎建設逐漸夯實”。隨著數字化學習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其價值,但隨之而來的是其面臨的挑戰。
職行力創始人兼 CEO林華榮提到,“過去三年數字化學習得到長足發展,盡管滿足了特定條件下的需求,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數字化程度以及培訓效果仍待商榷。”柏雪梅同樣提到,數字化學習面臨“預算降低,要求提高;同質化高,競爭嚴峻”的挑戰。UMU解決方案總監鄭婕表示,“對于數字化學習供應商,最大的挑戰就是以技術為中心的教學不能根本解決學習有效性的問題。”
隨著外部環境的緩和,數字化學習未來的發展亟待破局。林華榮認為,未來三年,“數字化學習將從形式主義到效果主義;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從教條化培訓到沉浸式用戶體驗;從學習+考試到有效輸入+有效輸出。”柏雪梅表示,“未來數字化學習的趨勢,一是戰略落地,圍繞業務戰略、人才戰略規劃運營;二是業務提升,建設業務支持系統,提供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方案。”鄭婕提到,“數字化學習服務商要將‘思想’搭配‘技術’,才能帶來學習效果的顛覆。”卓越經理人總裁趙明輝認為,“數字化學習的未來一定需要構建生態,能夠自組織、內創生,在充滿活力個體的相互作用下,不斷產生新秩序、新智慧的超級生命體,這既是挑戰也是未來的方向。”張遠認為,“未來,科技將成為企業業務變革的關鍵驅動要素,服務將成為實現平臺服務商獨特價值的根基。數字化學習未來發展需要聚焦業務,切合業務與落地價值,以科技賦能,服務縱深。”
04.學習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
明晰培訓趨勢之后,具體到應用層面要看學習技術的應用,這決定培訓人解決業務問題的效率。論壇邀請CSTD專業認證課導師圍繞典型學習技術應用進行分享。
CSTD經驗萃取師認證導師李文德表示,隨著企業對內部資源開發的重視,“當前經驗萃取在企業應用中,內容不斷深入、推廣方式不斷豐富、隊伍不斷擴大、成果不斷凸顯。”但同時也面臨一定問題,李文德給出相應建議,先外部標桿學習,再內部標桿學習;從提高團隊能力和團隊績效出發;明確標準,方法論場景化再造;用團隊力量幫助專家萃取。
CSTD學習地圖顧問認證導師韋國兵提到,針對學習地圖在“卷入業務部門、敏捷高效,以及推動成果的系統化/快速落地”等方面的挑戰,他認為,學習地圖項目要堅持業務驅動、任務導向,要將學習地圖視為解決方案的動態索引,并與計劃制定、資源管理、項目交付深度鏈接推動落地;而發揮企業能動性,推動企業對技術的內化是實現敏捷高效的關鍵。
CSTD人才畫像師認證導師林麗萍表示,目前勝任力在應用方面存在較多挑戰。她認為企業首先要明確勝任力與任職資格的區別,不可混用。對于勝任力模型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統一范式,加強本土化研究,建立勝任力水平的國內常模數據庫,通過對標未來構建勝任力模型,并且要從關注個人勝任力轉向關注組織層面的勝任力。
CSTD學習設計師認證導師鄭敏則提到面對“預算人力受限制、項目效果難評估、學習轉化落地難、外部環境變化快、數字轉型有困境”等問題,提出了五大應對策略,分別為“選題立項要順勢而為”“目標設計要以始為終”“內容設計要用以致學”“流程設計要增加彈性”“運營設計要技術升級”。
CSTD學習項目運營師認證導師朱子元提出,疫情時代培訓與培訓人面臨“時空限制、預算削減、價值難現”的痛點,以及“從線下到線上,從外采到內生”的挑戰。他提出用“技術平臺”破解“時空限制”;用“內生合作”破解“預算削減”;用“建立生態”破解“價值難現”,通過學習運營讓學習效果更落地,讓學習更有影響力。
2023CSTD培訓趨勢論壇圓滿結束!未來企業培訓發展道阻且長,CSTD將與每位培訓人一起,共同直面挑戰,搶抓機遇,為企業培訓的2023創造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