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本該是滿懷期待的一年,然而市場跌宕起伏,前高中低后企穩。積壓許久的線下培訓,短暫井噴后,遭遇企業降本增效后的現實壓力。業務變化莫測,讓培訓更加不確定,培訓部門疲于計劃更改,甚至職能調整,躺平已經不可能,唯有不停地奔跑!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厘清利害,方能致遠。1月17日,學習生態圈直播間,CSTD2024培訓趨勢論壇邀請十余位業內資深專家,七小時線上直播,結合實際,洞察機遇,剖析挑戰,探討策略,為新一年培訓行業發展提供前瞻視野。
本次論壇以CSTD解讀為牽引,設置“培訓需求側的現狀與趨勢”“AI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研討”“培訓供給側的現狀與趨勢”三大主題,幫助培訓從業人士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明確2024培訓發展方向。
1.培訓需求側的現狀與趨勢
CSTD首席運營官熊俊彬對《2024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發展前景調研報告》進行深度解讀,并提煉了2024企培十大關鍵詞。他提到,2024年企業培訓部門面臨的最關鍵挑戰是“公司經營”,未來培訓部門不再是“自掃門前雪”,而是要主動關注企業經營,推動企業發展。
當下,貼近業務已經成為培訓共識,為業務賦能,助力績效提升是企業培訓的當務之急。電科網安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梅蕓暢表示,近幾年業務端對培訓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培訓工作與實際工作場景更加貼合,培訓工作者需“借勢”,找準切入點,在需求分析上對準組織關鍵問題,讓培訓有效承接戰略;更要“發力”,以“行為改善、業績產出”為重點,設計場景化學習,與業務動作融合,推動落地。廣州地鐵黨校領導力學院院長李丹同樣提到“培訓人要順勢而為”,沒有時間的朋友,只有趨勢的朋友,培訓人要在找準“大勢(宏觀環境)”與“小勢(企業戰略)”的基礎上,重塑培訓商業模式,從“你/培訓的客戶是誰”“你/培訓為他人提供什么價值”“你/培訓通過什么關鍵業務/產品為他人提供價值”三問出發,找準自己的價值定位。
新的經濟環境下,培訓人需要直面培訓發展新趨勢,靈活應對。海爾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培訓負責人尚曹,分享了以能力模型作為培訓體系錨點,借力經驗萃取、課程開發支撐業務轉化的有效實踐。他認為能力模式決定了培訓體系的質量與效果,不僅要從【匹配性】出發應對不同客群對能力要求的差異性,更要直面工作環境的變化,從【時點性】出發,不斷更新“能力要素”,迭代能力提升的方向。
浦林成山控股有限公司浦林學苑執行院長許曉林則分享了組織知識管理成功經驗,他認為要想知識在組織內有效傳播,必須采用去中心化管理,企業大學負責“點火”,把知識管理方式方法賦能給業務部門,由業務部門進行燎原,自己管理知識,如此知識才能流轉,知識價值才得以體現。其次,今天的知識管理不必追求大而全,而要傾向短平快,對業務痛點優先推進。
隨著網絡學習渠道的豐富以及技術的不斷迭代,學習產品與渠道越來越多樣,員工獲取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樣,學習部門能夠提供的價值亟需重新定位。嵐圖汽車嵐圖學苑負責人陳銳認為,員工獲取知識的渠道不斷豐富,2024后的學習型式將發生轉變,非主流學習方式將成為主流,在此背景下,學習部門的核心工作也將有所調整,比如通過開發課程資源,挖掘企業內部專有知識,利用數字化、AI等方式,滿足長尾學習需求;以及通過構建學習場域,讓更多個體學習者參與其中自主成長,互相激發,促發共識。
2.AI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研討
“AI應用”同樣是2024企業培訓行業的一大關鍵詞,CSTD首席運營官熊俊彬提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相關創新應用已經滲透到具體企業培訓場景中,同時培訓人對AI 未來發展也抱有較高期待,整體而言AI在企業學習領域的應用有較大空間。
愛問Ai Ask®創始人季益祥表示,每個培訓人都應該有自己的AI助理,基于AI大模型和行業小模型,通過構建自有知識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任務輔助和決策支持,讓我們更懂自己。同時借助AI助理,也能實現學員輔導、運營支持、課件制作、文案生成、IP打造等應用,大大提高培訓工作成效。此外,聯想領導力和OD項目經理李軍遠介紹了制造一線VR+AI員工實訓方案,讓我們看到AI在工業環境中的另一面,通過物體識別和SLAM技術,在現實場景中疊加各類培訓指導信息(如文字、語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從而減少對老師的需求。此外,借助多視角、虛實疊加畫面、實時互動音視頻通信,實現更靈活直觀的考核、指導、評審、比賽、教學等方式,協助培訓工作開展。
除了技術層面應用的不斷滲透外,AI也將重塑企業培訓的底層邏輯。華潤銀行學習發展負責人王敏認為,Al Agent 將重塑工作場學習,以工作執行者為中心,整合學習場域和工作場域,建立全局觀。同時,隨著Agent生態化以及組織對人效的高要求,培訓底層邏輯發生變化,工作崗位上即需即學即用的個性化非正式學習將成為主流。同時他介紹了AI Agent的三大實踐場景,一是扮演助手&伴侶,二是成為分身,三是融入群體。
在總結環節,東軟集團阿波羅創新實驗室負責人滕新陽提到,季益祥老師分享的prompt+rag的技術,可以低成本改變培訓人的生產效率和生產習慣;王敏老師分享的AI Agent會改變培訓人的生產關系,未來甚至會因此改變你的工作崗位;李軍遠老師則在強調,改變工作環境的一定是混合技術的綜合應用,AI只是其中一部分。滕新陽認為未來組織定將隨著AI技術發生變革,他們目前啟動的數字生命員工研發專項已經打造了提供對話式服務的超級助理,實現“技能樹”評估的學習助手,未來也將構建提供“選用育留獎懲”決策的AI推薦助手。
3.培訓供給側的現狀與趨勢
2024年企業培訓行業景氣度仍舊低迷,CSTD首席運營官熊俊彬提到,企業培訓進入存量時代,項目利潤降低、交付要求提高、市場需求萎縮等多重困境下,將對企業培訓供應商提出新的要求。
從個人層面來看,業務轉型成必然。課匠堂堂主、創始人唐平分享了《2023職業培訓師行業發展調研報告》,并講述職業培訓師的發展趨勢:一是成本壓力將從企業逐級傳導,對培訓師課酬帶來影響;二是高價位培訓師需要在保價和保量中做出選擇;三是自由講師面臨平臺師資的商務競爭,市場空間會繼續承壓;四是競爭之下,接受認證或授證將成為重要選項;五是品類擴充、業務范圍往業務傾斜成為職業培訓師必選項。培頌能中國創始人陳旎提到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影響力的塑造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能夠講好自己的故事,而在AI元年,借助AI任何人都有機會能夠更高效地掌握講故事的能力,打磨出更好的故事,塑造品牌影響力,為工作賦能。
從機構層面來看,關注客戶是核心。華商基業總裁績效改進首席專家易虹在會上解讀了《2022-2023中國績效改進白皮書》,她提到2024年供給側,產品依然是第一位,但標準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培訓產品/服務需要向“客戶化”轉變,這一過程中“目標、客戶需求、產品、銷售、交付”都會發生變化,要在縱向深度設計促成“客戶成果”,在橫向廣度設計保證“客戶體驗”,最終助力客戶成功。
卓盟國際咨詢總經理伍軍同樣強調關注客戶,他以汽車行業為例,分享了在市場下行,行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車企采用的各類典型賦能模式,他提到,2024年做好企業服務有四件事,一是多渠共戰,幫企業擴展獲客漏斗;二是精益求精,幫客戶打造內部標桿;三是落地執行,手把手帶客戶走通標桿復制路徑;四是效果優先,讓客戶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
德博諾中國合伙人劉國俊結合自身客戶服務經驗,對分享嘉賓的觀念進行補充,并犀利提問邀請嘉賓對內容進一步延伸。他提到對培訓服務商而言,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一定要關注產品/服務的品質,同時要認識到中國文化與智慧的底蘊和優勢,要對自研品牌的輸出有信心,2024雖然很難,但每一位用心的培訓人都有機會。
企業培訓,始終是難而正確的事,愈是艱難時期,愈發考驗組織能力。2024年挑戰重重,同時也蘊藏無限機會。作為企業培訓人要能守住人才發展的基本盤,要支撐戰略,緊貼業務場景做賦能,作為機構服務方要積極應變,擁抱新技術,在存量市場找增量。
CSTD自2015年以來,連續8年組織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發展前景調研,并于2022年起組織企業培訓趨勢論壇,在年初為全國的培訓人帶來最新行業的動態呈現與趨勢解讀,我們堅信,唯有洞悉趨勢、明晰方向,才能讓培訓人在行業多變趨勢洪流中扎穩腳跟。2024,CSTD將繼續陪伴每一位矢志不渝、熱忱專業的培訓人,共同挖掘成長潛力,把握變革機遇,以積極的姿態迎接無限可能!